孩子乖乖聽話四部曲
凱薩琳的媽媽在卡片上寫著:「我不知道你如何辦到的?她總是願意聽你的!你是我遇過最有天分的老師!」有沒有天分,我不知道,但我的確讓對一切都說「不」的凱薩琳,在冬天穿上長褲、雪天戴上帽子、去操場前上廁所。
這些聽起來,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!但日日與幼兒相處的爸媽或老師,一定能了解,正是這些小事,讓你抓狂。為什麼?道理很簡單,因為你和孩子有「不同的需要」。
不同的需要,導致不同的選擇和決定。從「需要」本身的角度來看,它沒有對錯,像是需要吃東西、需要被愛、需要被認可。但不同的立場,所導致的不同需要和不同選擇,卻會產生衝突,也很容易陷入「誰聽誰的」親子大戰。所以如何看待彼此的需要,就會決定我們如何處理衝突,對立、退讓,還是妥協?
模式一:從孩子的堅持了解需要,順應需要
回到凱薩琳的例子。不管寒冬或酷暑,三歲的凱薩琳只喜歡穿裙裝,所以她每天都穿裙子。從「需要」的角度來看,凱薩琳的需要,一點也沒錯。凱薩琳媽媽擔心她會冷,所以堅持冬天要穿長褲,從「需要」的角度來看,媽媽的需要,也很合理。但一方堅持不穿長褲,另一方則堅持非穿不可。於是「你贏我輸」的大戰,日日上演,從家裡戰到學校,從家務事變成了我的事。因為我「需要」孩子們在零下幾度的冬天,到操場玩時,一定要穿上長褲和戴帽子。
當我宣布這項規定時,凱薩琳嘟嘴說:「我不要穿長褲!」她清楚的表達她的需求。以下是我與她的對話(凱代表凱薩琳,師代表我):
凱:我不要穿長褲!
師:我知道你喜歡穿裙子。
凱:我不喜歡長褲!
師:我知道你喜歡穿裙子!但天氣很冷,必須穿長褲保暖。我愛凱薩琳,不希望凱薩琳著涼生病。
凱:我不冷,我不喜歡長褲!
師:我知道!但天氣冷,穿長褲才保暖。你可以把長褲套在裙子下,或把裙子暫時換成長褲,你決定。
凱:我不喜歡長褲,我不要穿!
師:天氣很冷,你必須穿長褲保暖。我等你套上或換上長褲,再帶你出去。我們的戶外時間很短,假如你錯過了,就只能等明天了。你必須穿上長褲,才能出去玩。
就這樣,我讓助教帶其他小朋友出去,我則不動氣的坐在教室裡等她。二十分鐘後,她不太高興的套上長褲,我讚賞她的決定,帶她出去,但只玩了五分鐘,就得回教室了。凱薩琳哭著走回來,因為時間太短。而我也以理解的口吻說:「我知道你還想玩,但你用太多時間來決定穿長褲。明天早點穿,就有時間玩了。」隔天,我只等了五分鐘。第三天,集合時間一到,她就自己拿著長褲,套在裙下,沒有掙扎,不用哭鬧,也有了足夠的戶外時間。二個星期後,她決定穿長褲上學,因為換來換去很麻煩。
和凱薩琳成功溝通,經歷了四部曲:
一、 認可,而不批判孩子的需要
大人要認可孩子的需要,「我知道你喜歡」,而不是批判她需要的對或錯(例如說,「冬天穿裙子,想冷死啊?」)。認可,讓孩子願意接納,願意聆聽;批判,讓孩子想防禦,採取反抗。
二、清楚,而不是模稜兩可的表達大人的想法和需求
有些大人分不清楚自由和放任;忘記什麼是常理,也不清楚自己的角色,不敢作主。冷了要添衣、在公共場所用餐不宜到處亂跑,這些基本的常理,要清楚的讓孩子了解;這不是選擇題,而是大人保護、教育孩子的必要要求。
三、提供孩子有限的選擇
認可了孩子的需求,也清楚表達了大人的要求,再給孩子二、三個選項,讓他抉擇。這不僅讓他覺得擁有選擇權,也學會考慮和接納他人的看法。當然,提供的選項裡,最好放入某種程度的孩子需求,讓他覺得被尊重和接納。以凱薩琳為例,認可她對穿裙子的喜好,但也接受大人套上長褲的要求,這是她最佳的選擇。至於好不好看,在這種情境下,就不那麼重要了。
四、自然的結果
自我的選擇,會帶來相對的結果。運用自然關聯性來教養,不但有效果,也較能持續。所以當凱薩琳不穿上長褲,就無法出去玩;當她花太長的時間來決定穿長褲,就壓縮她到戶外遊玩的時間;當她發現換來換去很麻煩時,她決定改變冬天的穿衣選項。自然的結果,讓孩子清楚的覺察到自己是行為的負責人,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;也使幼兒覺得自己有能力操控因果關係,為自己的選擇感到驕傲。更能讓孩子了解什麼是不佳的選擇,而從錯誤中學習,不再重蹈覆轍。
模式二:從孩子的行為看見需要,順應需要
午休時間,代課助教貝特思張大眼睛,訝異的看我把布來恩裹在毛毯裡,讓他像個繭一樣。
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布來恩,雖然他絕頂聰明也很善良,但他說話很大聲,總是不由自主的扭來扭去,常發出怪聲音。但這一切,他都無法控制。是的,他是個過動兒。
他三歲來到我教室,今年要進小學了。三年來,我學會了從他的行為,讀他的需要。有一次他好奇的問我,他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常常不小心的叫我媽咪?
當其他小朋友能坐在線上,看我教課時,布來恩總坐不住。所以我給他個特殊的坐墊,於是,他能在坐墊上扭來扭去的同時,專心聽課、專注的數二百一十五顆珠子。
在某種情緒時,他常會把雙臂從袖子裡抽到胸前,像烏龜一樣。我了解,這是他尋求安全感的訊號和方式,所以我在午休時間時,將他裹綁在毛毯裡,他常這樣,動也不動的睡著了。
我不是醫生,但從布來恩的行為,我看見了他的需要。雖然我無法治療他,但我提供方法,順應他的需要,不是改變他的需要,讓他安心當他自己,我想這就是他常誤叫我為媽咪的原因吧!
凱薩琳和布來恩都不算好帶的孩子,但我願意花比較多的心思,了解他們的需要。從「需要」來看他們的行為,我學會了冷靜和不動氣,也看見了他們真正的快樂和擔憂。而他們,也學會了從我的需要,來關愛我。那天早上,有個孩子切了塊起司給我,布來恩一個箭步的衝過來,擋在我身前說:「珊卓拉很不喜歡起司,不要給她。」
☆ 資料來源:親子天下雜誌網站/家有學前兒
☆ 作者簡介:
南伊利諾大學幼兒教育博士,現今仍持續在美國蒙特梭利體系幼兒園從事幼教第一線工作。李坤珊老師非常難得的兼顧了實務與理論,把幼兒園中與幼兒日日相處的工作,當成實踐理論的田地,耕耘出教學的養分。她同時在美國波士頓教師訓練中心,教導專業幼兒園教師如何從幼兒的發展歷程和需求出發,給孩子優質的學前教育。
著有:《讓孩子安心做自己》
☆ 李坤珊部落格:http://parenting.cw.com.tw/blog/blogIndividual.action?id=69
留言列表